立夏时节话养生

    .5万阅    字体: 

文:海神大师

立夏,“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这时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”立夏后,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,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早晚和雨量的多少,与日后收获关系密切。农谚说得好:“立夏不下,犁耙高挂。”“立夏无雨,碓头无米。”早在古时侯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,到城外去迎夏,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。

每年农历四乐天使间,公历5乐天使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°时开始。民间习惯把它作为夏季的开始。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,庄稼生长渐旺,多进行棉花等作物的中耕治理。农谚:“立夏三朝遍地锄。”并以立夏日之阴晴一年的丰歉。河南有“立夏不下雨,犁耙高挂起”的农谚。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,称“立夏节。

”古时侯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,并举行祭奠炎帝、祝融的仪式。到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,清代更有祭神、尝新、馈节、秤人、烹新茶等俗。江浙一带至今仍留存吃立夏蛋、健脚笋、五虎丹、三两半等“吃补食”的饮食风俗;云南宣威地区则有大门插皂荚枝、红花以压崇,围灰墙脚以避蛇之俗。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亦有过立夏节的习俗。

立夏季节,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“做夏”。鼎边糊(又称锅边糊),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,配以虾米、虾油、葱菜、金针、黑木耳、蚬子,或少量香菇、蛏干等海鲜清汤,其味极为荤美可口。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。它成为福州着名的风味小吃,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。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,在异国他乡,一听“鼎边糊“三字,就似乎见到家乡的“倩影”,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。

立夏“尝新”有道理

在我国,非常多地方有立夏“尝新”的风俗,就是在这一天吃一些新鲜的水果、蔬菜。这种做法对人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。尤其是对小孩子,在立夏这一天公道地调配饮食,可以给一个夏季打下一个健康的基础。这一天可以给孩子吃一些竹笋、樱桃、麦仁、蚕豆等。还可以吃一点酸味的水果,用以生津开胃。生活习惯要良好在进入盛夏以前应做好生活上的预备工作:

  1. 给孩子把过长的头发剪掉;
  2. 少给孩子用尿不湿,到了盛夏就可以做到不用;
  3. 培养孩子自己睡的习惯,而不是大人抱着、搂着;
  4. 为孩子选购一款质地好、又透气的凉席和枕席;
  5. 要让孩子养成饮白开水的习惯;
  6. 水果、蔬菜一定要跟上,可以适当减少牛肉、花生、豆腐的摄入量,而相应增加酸奶、紫菜和鱼类的摄入量;
  7. 有好的卫生习惯,孩子的衣服天天换洗,用品、玩具频繁消毒,环境打扫干净,避免生蚊蝇。

天气热起来,正好对孩子进行“三浴”锻炼。也就是天天多透风,让孩子开窗睡觉,进行空气浴。带孩子到户外进行日光浴,夏季在天天早9:00左右为宜。日光中的红外线照到皮肤上,对心肺功能起到有益的作用。紫外线照到皮肤上,可使全身功能活跃且循环加速,并能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,防止贫血,此外尚有杀菌消毒作用。1岁以上的小儿可直接在阳光下进行,小婴儿可以在树阴下进行。还有就是水浴,天气热了,孩子们正好可以在水里多玩儿一会儿,留意水温在35℃左右,一边洗澡,一边游戏,洗澡要天天进行,不只为了干净,还为了增强体质。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淋浴,这是一种刺激性较强的锻炼,留意喷头不宜高于孩子头顶40厘米。

到了夏季多喝粥 进入夏季以后,孩子们出汗多,食欲不好,家长们可以做各种营养保健粥来给孩子开胃,并调理身体。比较好做又适合夏天喝的粥有几种: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,能清暑化湿,健脾止泻;鲜荷叶取汁,过滤后加入大米煮成粥,凉心暖脾,助消化,对小儿夏季风热尤为合适。此外、绿豆粥、红小豆粥、薄荷粥、银耳粥、葛根粥、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。

相关阅读

分享到朋友圈:

  • 1、在手机中打开微信App。
  • 2、使用微信中的【扫一扫】功能扫描左边的二维码,开始分享。

分享给朋友:

  • 1、在手机中打开微信App。
  • 2、使用微信中的【扫一扫】功能扫描左边的二维码,开始分享。
稍后转到: